完美主义之联想

we never can be perfect , but we can infinitely close to perfection.

又是一篇被延迟的Blog文,写作对一个理科生是极其痛苦的事情,我个人就特别喜欢概述事情。 先回归到主题,完美主义

这是一个我思考很久的题目的,首先我一点是,我是一个处女座的人。当人家知道我是处女座的时候,他们会很容易把“完美主义者”,“洁癖”这些标签打在我的身上。洁癖我是绝对没有,反而有反趋势,而完美主义,我觉得我对其理解是错误的,而且被这个错误的理解害惨了。

#####错误的完美主义是脆弱不堪的

完美主义,听到这个词,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的褒义词是精益求精,差一点的就是吹毛求疵。我认为每个人有完美主义情节,只不过是处女座这个人群出现对完美主义有着强烈执着的人出现的概率特别高。处女座直接就被打上的“完美主义“的烙印。很多人都会认为被人称作完美主义是一种夸奖,得到完美主义的夸奖之后,更会在细节上有着坚毅的执着,细节决定成败这句影响了无数的人话,加上很多对细节得到关注的而成功的故事,更是让人会陷入对细节狂热当中。这样让很容易形成一种过分挑剔的毛病,对一切自己看不惯的事物都变成是一种他心目中完美主义的“瑕疵”,变得喜欢指责他人,对自己也会相当苛刻,变得有自虐的倾向,而且甚至会把自虐的程度等同于完美的程度,这样人可能会成功,但成功代价可能太大。而且更多的人,会因为所谓的“完美主义”,害怕不够完美而完全不开始做任何事情(曾经的我),心想,要是不能做到完美,还是不做算了。我把拥有以上症状和类似症状的人对完美主义的理解定义为”错误的完美主义”

#####为什么说错误的完美主义是脆弱不堪的?

首先啰嗦的把被人验证了无数的真理在说一遍: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

完美本身是一个矛盾的概念,我一位学美术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一个美学对于完美的观点:完美意味着包含所有的美,也就说应该包含缺陷美,但另一方面,完美又不容忍缺陷,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完美并不存在,很多人明白这点但还是不由自主的想去追求完美。那怎么办?

在这个真理前,我决定加入两个字更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没错,有了这句话,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完美主义——追求相对完美。

根据80/20定理,我们通常其实可以用大约20%的成本做到大约80%的成果。我笼统的把相对完美定义为80%,我想很多人对80分还是比较满意的。而做到100%,也就绝对完美,就至少要付出100%,甚至是200%的成本可以简单把这个成本理解成投入的金钱,精力,时间,在80%的基础上,越往100%接近一点,接近相同距离的成本就越高,例如80%到81%可能要付出4%的成本,而81%到82%估计就要6%甚至更多的成本,总的下来之后,做到99%的时候已经很可能超过了100%的成本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追求绝对完美的性价比可以说极其的低下的。但这并非让人不去追求100%,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在某个值得的方面追求,而方方面面都要达到。

#####什么才是真正的完美主义?

我们永远不可能完美,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完美。怎么做?对于完美主义的修正,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追求相对完美。精益求精应该是针对对象的,无论是背单词,开发产品,阅读,弄清做事的目的和对象,有针对性的强化,才是有意义的。
  2. 不断Debug。没有东西是能一开始就能达到极其高的水平,大师们都都会对自己的作品反复雕琢,所以做人和做事都一样,只有不断反省,不断修正,才可能无限的接近完美。克服”做不好就不开始做的心态“

总结 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比较渣,因为拖延了多次,想到哪写到哪。但是想通了完美主义的弊端之后,便是做事的豁然开朗,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