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足球(补脑洞)
没有加班的星期天,休息的时候脑袋的运转却保持着加班的惯性,真不知道是不是互联网工程师的悲哀。看到一大群人发皇马和巴萨的现役身价列表,突然想想,工程团队的配合,其实跟足球是何其相似,但是却可以有更加自由的搭配,想想就觉得挺有意思。趁着咖啡劲还没过,决定写着玩。
球队组成
如果把工程队伍比喻成球队,那真是千奇百怪的配置,首先就突破的最少9人最多11人的限制。
大公司
我脑补了一下,BAT这种巨无霸,踢场球可以上场上百人,前锋(前端+客户端)12个,中场(后端+基础架构)20个,守门员+后卫(QA)20个,教练8个(产品)+ 指挥传球同时也不碰球的队长(项目经理)5个,等等,好像没有设计师的位置了,那就再加5个前锋好了。在把各个小项目当成n个球,似乎模型还是挺相似的。
创业公司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情况,创业公司,诶?怎么就看到3个人,一个教练,两个跑全场的(全栈+设计),还没守门的。虽然人少,但很多时候进攻却非常凌厉。
更小的团体
我们再来看看独立开发者,我靠,只有一个人场上,然后竟然有一堆机器人帮忙(各大开放平台)
然后很多开源,还有想37signal这样的异类,感觉37signal这种远程合作公司是不是可以想象成,队员都在后备席遥控类人机器人来进行比赛,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脑洞。
战斗力
脑补完上面的设定之后,当然要开始做更好玩的事情,就是评估队伍的战斗力。而评估战斗力,其实是有多个标准,你们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进球数,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进行比较的,例如进第一球的最速时间(第一版本上线),失球数(bug),每次进攻时长(迭代时长),整体比赛的观赏度(用户体验),倒脚数(流程),控球率(项目进度掌控),都是很有意思的比较指标,这里我都还没有引入bug球员(大神),猪队友(这还要解释么……)对整体的影响。
我们先假设,所有人意愿一般,能力平均好了。
大公司
大公司队目标明确,分工准确,所有人跑动区域基本限死,出现跨域情况不多,当然也会出现,例如前锋中产帮忙跑到后场防守(帮忙测bug)。每脚传球之前必先要把传球角度写在纸条上,先把纸条给要传的人,然后再传球,确保接球人能够轻松停球,这个纸条,没错,就是文档,当然还会有教练纸条。
虽然有非常专业的守门员和后卫,但考虑几十人个人挤在一起,乌龙球的数目更是多不胜数,而且守门员在门内各种倒脚,才能把球拿出来大脚开出
还有神奇的队长角色,很多时候纸条的效用很低,而且一次进攻人太多,为了保证进攻的时候不会乱掉,队长这个角色起着很重要的左右,当然队长也是多种,可踢可不踢。最后一次进攻到底是因为队长提升速度还是降低……,还真是不好说。
倒脚数,很多时候,倒脚是固定的,中场1和中场2可能会来回倒脚10几次,是以前的比赛决定的,曾经试过中场1和中场2没有进行倒脚,导致不仅进攻失败,还丢了几个球。大家记住了之后,纸条上增加了这样一样规定,传给中场3之前,必须倒脚10次,由于新球员的加入,很快就没人记得纸条上这个规定的原因了……
创业公司
再来说说创业公司队,很多地方就跟大公司队完全相反了
由于人员少,但位置多,怎么办呢,身兼数职咯,该进攻的时候,能补前锋的补前锋,自己踢了乌龙球,还要自己跑回后场捡回来(哈哈,想想这个动作还是挺搞笑的)。因为只有几个人,想怎么带球就怎么带球,很有可能出界了之后还绕场一圈,再传球给另外一个人。
大家对先传纸条在传球的反人类行为嗤之以鼻,助攻有效,进攻有效就行,管你吊球,凌空抽射,从前场带回后场在带回前场再回传给几分钟后变成守门员的自己,然后再龙门大脚进球也是无所谓的。
倒脚这种东西经常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进攻非常灵活,面对上百人的大公司队,有可能一过百人(感觉碉堡),但是失球和进攻失败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我脑洞有限,大家帮帮补队伍和队伍特性
球员能力影响
这部分还没想好,迟些再补